10月20日,由我院信息所承办的2024中国农学会年会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智慧农业助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专题会议在南京顺利召开。中国农学会副秘书长刘瑞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易中懿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朱艳,江苏大学副校长李红等来自全国涉农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120多位代表参会。信息所主要负责人主持会议。
易中懿向出席会议的院士、专家,以及给予本次会议以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的各位领导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智慧农业正以其强大的力量,深度赋能农业现代化,成为农业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江苏省农业科学院高度重视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和科研中的应用,近年来,信息所持续深化信息学科传统优势,创新科研组织方式,按照“场景+链式”思路,在设施果蔬、大闸蟹养殖、智能育种等领域取得了一些突破,研发集成智慧农业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支撑了江苏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未来将继续致力于智慧农业关键技术创新和落地应用,推动农业新质生产力高速发展,助力越来越多的农业场景向智慧迈进。
刘瑞明向会议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向江苏农科院对中国农学会长期以来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智慧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抓手之一,要把智慧农业摆上突出位置,从战略、政策、实践三个层面系统谋划推进。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在推进全省农业现代化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和重要成果,在全国走在了前列,树立了标杆。本次专题会议涉及多个领域多个行业,搭建了一个分享知识、交流想法的平台。希望各位参会代表通过学术交流、激发科研潜力,加速行业迭代升级;希望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坚持以推动农业现代化为己任,深入研究谋划,大力支持攻关,提升应用水平,为助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贡献智慧力量。
会上,院士、专家就智慧农业如何加快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做专题学术报告,报告紧扣产业需求和科技前沿,聚焦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艺、农机融合创新,围绕智慧种植、智慧养殖、数字育种、农业大数据、智能农机装备等方面分享了前沿研究成果和实践应用案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
《智慧农业的探索与实践》:报告深入解析了智慧农业的概念,探讨了“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和智慧化管理”四类关键技术,介绍了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通过联合攻关在农业感知机理、农业传感器、农业认知模型、智能控制、农业机器人、无人化农场等智慧农业方向的重要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智慧农业向多场景延伸、向全程智慧化无人化发展的目标。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研究员,杨其长:
《智慧植物工厂助力快速育种》报告从植物工厂育种技术创新的视角分析了创制植物工厂育种加速育种的重要意义,提出植物工厂快速育种技术与表型组学、模型构建、基因改良及分子设计育种等技术结合的新理念,结合创新与应用实践,分享了在植物工厂精准环境调控、营养液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并介绍了基于新技术实现水稻、大豆等作物加代育种的研究进展。
江苏大学副校长、教授,李红:
《灌溉技术与装备发展现状与思考》报告针对水资源短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发展灌溉技术的必要性,强调了喷灌技术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关键技术的优势,分享了国内外在智能灌溉、节能灌溉以及水肥一体化等技术与装备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灌溉技术发展将着力于智能化、节能化、多功能性深度融合,依托创新驱动研发新型智能装备、制定区域灌溉技术方案、深化灌溉装备基础科学研究的未来趋势。
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刘鹰:
《智慧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展望》报告从智慧渔业的技术特点、产业特征和应用价值等角度,探讨了发展我国智慧渔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分享了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水产智能装备研制、智慧渔业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技术突破,并强调了智慧渔业应依托现代科技,推动多学科交叉与融合,实现多元化、综合性和可持续性的未来发展目标。
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院长、教授,于合龙:
《激光菌物试验研究及其表型解析》报告从政策、产业、创新等不同视角度分析了香菇生产智能化的重要意义和痛点问题,探讨了利用激光辐照方法实现香菇生产提质增产的技术,分享了香菇动态表型信息解析方法、香菇生产光调控机理模型构建、香菇三维实体模型重建、香菇采摘点精准定位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张宏鸣:
《肉牛智慧化养殖方法研究与探索》报告从养殖精准化、产业智能化、智慧化养殖场建设等视角,深入介绍了肉牛智慧化养殖的重要意义及挑战。探讨通过肉牛个体识别、牛脸识别、行为感知等技术,实现养殖过程的精准化与智能化。分享了团队在智能管控技术算法模型、智能装备创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智能项圈、精准投喂、自动清扫及智能管控云平台等,强调推动畜禽养殖向更高效、更智能方向发展的目标。
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马铁民:
《现代设施农业企业通过全链条数字化创新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分享了凯盛浩丰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数字化发展实践,通过坚持“3+1”发展战略,融通了育种、种苗、种植、加工物流仓储、产品渠道、品牌等关键环节,构建了智慧农业大脑,精准定位不同消费群体,打造了一颗大、绿行者和哪吒豆豆等品牌,以数字化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妮:
《设施园艺智能生产技术装备研发与应用》报告从政策、产业、创新等不同视角分析了设施农业智能化生产的重要意义和痛难点问题,提出“场景+链式”耦合驱动的智慧农业创新范式,并结合创新与应用实践,分享了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智慧农业团队在设施果蔬数据精准感知、生长调控机理规律、智慧管控算法模型和智能作业装备创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副局长、研究员,柴秀娟:
《农业机器人视觉探索》报告详细探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农业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历程与前沿趋势,通过融合国内外实际案例,深入展现了计算机视觉技术在作物全生命周期精确管理、生产环节智能化水平提升、果树种植业优化以及智慧畜牧业转型升级中的具体应用与成效。分享了科研团队在计算机视觉技术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涵盖田间自动化巡检机器人、果实精准采摘与高效分拣系统、以及养殖动物健康监控等核心领域。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机电技术所所长、研究员,周利明:
《农机装备智能化技术及实践》报告从产业创新趋势、特点、战略需求等视角分析了农机装备的发展方向,强调装备智能化与信息化是智慧农业的核心,结合创新与应用案例,分享了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在表型获取装备、播种施肥装备、收获装备、多功能作业监测系统以及农机云服务平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饶元:
《基于近端感知的作物育种关键表型解析技术与装备》报告从大豆考种、封垄评估、光合表型检测等不同视角分析了表型检测技术的重要意义和痛难点问题,强调“大模型+关键遗传点位基因”耦合驱动的智慧农业未来方向,并结合创新与应用实践,分享了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在一站式考种体系、快速封垄技术和光合表型信息感知技术与装备的革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杨万能:
《作物根系高通量表型技术研究及应用》报告介绍了智能考种技术、MICRO-CT技术、根系表型技术、微观表型技术及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先进作物表型组学技术的研发应用成果,并从更高效地挖掘利用表型组数据潜力、提升作物育种效率的角度,探讨构建涵盖作物表型硬件装备研发、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及分析应用的标准化体系的研究目标。
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朱艳:
《深化教科产融合,发展智慧农业新质生产力》报告精炼阐述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农业的深度融合,凸显智慧农业作为农业新智生产力的重要性,分析了智慧农业在提高农业管理模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量品质等方面的贡献。分享了南京农业大学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研究团队在抗逆表型参数模型构建、农作处方设计优化、农田精确作业系统构建及智慧农作管理平台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山东农业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刘平:
《小麦智能辅助育种表型鉴定关键技术与应用》报告针对传统育种存在表型数据获取难,表型数据难利用等问题,通过点上攻关,构建了田间小麦表型鉴定模型、小麦器官级表型鉴定以及籽粒表型鉴定模型,研制了田间表型数据获取机器人,实现表型参数自动实时获取和存储和小麦生长发育期的判定;开发了原位小麦叶倾角和穗表型获取APP,研发了特定基因的小麦表型预测等智能辅助育种关键技术,显著推进了智慧育种进程。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研究员,金诚谦:
《谷物联合收获机智能化作业技术研发进展》报告通过谷物联合收获机的国内外研发现状分析了产品与技术方面的国内外差距,明晰了装备研发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结合创新与大田智能化收获试验示范,分享了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在谷物联合收获机检测系统、田间收获过程以及控制与报警系统开展的智能化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振波:
《智能科技助力牧场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分析了人工智能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与面临的重大挑战,介绍了智慧农业存在成果转化难、支撑体系不完备等关键问题,分享了在智慧牧场建设中,智能耳标等智能化畜牧装备、智能个体身份识别、自动行为分析、体况评分、体尺测量、体重估测等技术如何提供支持,并指出依托高端智能装备的无人牧场将成为牧场发展的新趋势。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研究员,刘世晶:
《智能化水产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报告从产业现状与需求展开讨论,分析了水产养殖智能化的重要意义和痛难点问题,构建了养殖工艺与装备技术相结合的智能化水产养殖技术体系,从标准化全方位信息、规范化数据交互、智能化决策生产体系、信息化生产管理模式四个方面实现水产养殖智能化,同时分享了在多维度实时获取关键技术、运动分析及目标识别、智能决策和精准控制与面向养殖生产过程管控系统模式等不同创新方向的研究进展。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张煜: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数字化表型技术面向作物种质资源鉴定的研发与应用》报告围绕作物种质资源鉴定的重要环节,从技术、平台、应用等不同视角,深入讨论了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化表型技术在智慧育种中的前沿探索和创新应用,分享了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多尺度作物高通量自动化表型分析、室内/田间数字化表型平台构建、核心种质资源鉴定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农芯(南京)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研究员,陈天恩:
《农业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研究与实践》报告指出以价值创造为主线的双螺旋模型是实现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方法,分享了云南烟叶产业数字化转型实践,通过基于“连接-数据-智能”的总体思路,融合数据、模型、系统、装备、服务等关键要素,对子流程、业务节点、关键数据指标进行优化再造,构建了云南省烟叶生产动态管理平台,实现了烟叶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